文/福布斯中国
2020年,是上市公司英科医疗(300677.SZ)创始人、董事长刘方毅的高光时刻。厚积薄发,“疫”战成名,完美诠释了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向世人展示出企业崛起的智慧。
刘方毅领导的英科医疗是中国极少数能高比例持续稳定生产医疗级手套的企业之一。
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发生在新冠疫情笼罩下的日常生活之中,也体现于一次性医用防护手套上。疫情催生出大量的防护需求一度造成医用防护手套供给紧缺,这让乳胶手套的替代品——PVC手套和丁腈手套市场份额大幅提升。
全球优秀的一次性手套玩家集中在马来西亚和中国,如顶级手套、英科医疗、贺特佳控股、科山橡胶工业、Supermax、蓝帆医疗等。以往,马来西亚掌握着乳胶手套和丁腈手套的主导权,中国则在PVC手套战场发力。然而近年来,丁腈手套的生产中心表现出从东南亚逐步向中国转移的趋势。
丁腈手套具备不致敏、轻薄柔软、高贴合度、强防化性能、类皮肤触感等优势,是公认的未来医用手套主流产品。虽然行业利润较高,但丁腈手套对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要求更高,需要大量的资本和技术支撑,因此行业壁垒高筑。以丁腈手套生产为例,一条丁腈手套双手模生产线长度超过1.5公里,约有500个控制点,投资成本超过2,000万元,一个成规模的手套厂投资成本通常在10亿人民币以上,投产周期长达12至18个月。
“2020年是英科医疗的高光时刻,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在上海的英科中心,刘方毅一语定调。
总部位于山东淄博的英科医疗,是中国极少数能高比例持续稳定生产医疗级手套的企业之一,其产品良品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约99%的一次性非乳胶手套可满足医疗级手套的严格质量标准。同时,英科医疗借助超高自动化水平的双模生产线,实现了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低的能源消耗;重视优化产品生产工艺,根据客户需求动态调整产品配方;能够根据生产现场的温度、湿度以及生产线的运行状态对生产过程进行精准控制。
凭借以上种种优势,英科医疗在生产技术,生产线速、产品质量、成本控制上均已达到国际顶级水平。
3月16日,英科医疗公布了其2020财年年报。年报显示,公司产品外销收入同比增加436.05%,内销收入同比增长2,789.72%。其中个人防护累收入大增660.23%,至134.52亿元。公司实现总营收138.37亿元,同比增564.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07亿元,同比增长3,829.56%。公司既有自有品牌“英科(Intco)”和“Basic”,也向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9,600名客户提供服务。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照截至2020年末的产能计算,目前英科医疗是中国最大及全球第三大的一次性手套供应商。
英科医疗的手套主要生产基地位于淄博、青州与淮北的工业园区内,几处均距港口较近,气候和资源优势明显,非常适合生产PVC及丁腈手套。而受疫情影响,一些马来西亚的手套商停产,订单雪片一样飞向英科,根据英科医疗董秘在互动易平台公布数据,目前英科医疗的部分订单已排至今年第三季度。
在二级市场上,英科医疗有“手套中的茅台”之称。其股价从2020年年初的11元左右,一路狂飙至299.99元/股最高点,涨幅超过了25倍,一度市值超过千亿,惊艳A股市场。
光大证券等多家机构研报认为,英科医疗具备装备集成、技术研发、区位成本等优势,是国内高端丁腈手套绝对的龙头,即将成为全球最大手套供应商。
节能高效、产能超越对手,英科医疗不仅夯实了境外市场份额,也在国内市场实现突破。为什么英科医疗做到了?当我们对话刘方毅后,这一切有了答案。
“趋势看得准”,是刘方毅对自己的评价。他非常推崇孙中山先生的座右铭——“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他坚持快速决策,决策导向源于大量的市场观察和准确的趋势判断,这大概也与刘方毅的人生经历有关。
1989年,刘方毅远赴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学习电子工程专业,为了凑齐学费,他找到了第一份工作——餐厅服务员,时薪3美元。恰逢当时艾滋病大流行,美国国内对手套需求大增,年仅18岁的刘方毅找到了一批库存手套,开始了早晨上课,下午推销手套的生活。
到美国的第三个月,刘方毅的月收入就超过了1万美元。他当机立断,成立个人公司,专门做手套贸易,并积累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随着90年代全球化快速发展,他发现了在国内生产手套的优势,于是带着资本和技术开始进行国内投资。
1998年,他看清两个重要的趋势:一是美国兴起的离岸生产转移,改革开放的中国成为了最重要的标的;二是手套产品迭代,由乳胶手套升级到性能更加优越的非乳胶手套。
“当时富士康都来了,我意识到不能再等了。”刘方毅坦言。单纯长期贸易有产品不可控的弊端,从单纯的贸易商到合资办厂,刘方毅开始转变思路。
他带着资金和新技术,开始在中国合办PVC手套厂。由于种种原因,他遭受了各种不公平待遇甚至是恶意行为,“那是我的至暗时刻,PVC手套在国内发展很成功,但我很失败。”
及时抽身后,刘方毅决定第三次创业。他当时给自己打气:“这个行业我不会看错,开始创业也不求多大,最糟糕的事情我已经经历,这次我重新再出发。”
2009年,英科医疗成立。短短八年过后,2017年,英科医疗成功登陆深圳创业板。
疫情下,英科医疗收入和净利润飙升,成为了国内手套行业的绝对龙头,也成为公众聚焦所在。
2020年,对英科人来说,除了日夜不停的机器轰鸣声外,还有扩建的步伐。安徽淮北、怀宁、江西九江、湖南岳阳、河南商丘、山东淄博、山东青州等多个新项目落地开建。若这些项目按计划建成,加上现有产能,预计到2022年,英科医疗的年产能会达到1,200亿只左右。
疫情结束后,如此激进地扩张是否会造成产能过剩,抑或衍生出一系列后遗症?质疑声和担忧声连绵不断。
“我不担心产能过剩。”对此,刘方毅把握十足。他解释道:“所有产业每年都要以旧换新,一次性手套行业,全球产能每年增长3%-5%,这其中就隐含了投资节奏的把控。在存量市场要投资,在增量市场,更要快速投资。最终新产能会替代旧产能,而我们扩产的都是全球最新的产能。”
开源证券的分析报告表示,2014-2019年乳胶手套需求复合增速8%左右,2019年销量约2,600亿只,丁腈手套增速10%左右,销量约1,600亿只。而疫情有望增加1,200亿只丁腈手套,再加上替代马来西亚落后产能,英科医疗扩建的产能完全可以被新冠疫情带来的增量市场消化。
大手笔的投资,自然离不开资金。公司自IPO以来在发行4.7亿可转债的基础上,于2020年完成定向增发,募集资金总额5亿元,用于安徽淮北年产 61.84 亿只(618.4 万箱)项目。今年1月29日,英科医疗向港交所递交A1文件,正式开启H股上市的进程。
当下,刘方毅最关注的是中美贸易走向以及后疫情时代企业的平衡成长和风险控制。他认为,中国企业从来没经历过真正的经济衰退,不具有抗经济周期能力,习惯于赶风口,顺大势。有些企业家,过度依赖政府资源和资本投入发展,一旦经济发展速度放缓,遇到突发危机事件,就无法适应,不知如何作为、如何化危为安。至今他还记得当年亚洲金融风暴时,他的泰国朋友前一天还在通话谈生意,第二天朋友的公司就倒闭,人也找不到了。
因此,刘方毅提出自己的观点:“未来几年,中国企业更要分辨风险、把握机遇。未来,英科医疗要致力于平衡成长和风险控制,要抓好投资的节奏把控、抓技术的迭代、抓资本发展、抓团队成长。”
让外界感到诧异的是,英科医疗员工平均年龄不到30岁,在营销和生产等关键岗位上,年轻人是主力。刘方毅十分重视团队建设、员工成长,借助激励模式激发团队的活力和势能。在英科内部,经常召开改善创新会议,员工的提案一旦被采用,就会获得重奖。截止2020年年底,公司已累计完成四期股权激励,向约690人次授出约1,120万股激励股份,基本覆盖了核心管理团队和技术人员。同时他不断地认真反思,时时自省,面对年轻下属,刘方毅乐于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去年,英科医疗的生产线加班加点开足马力,刘方毅的脚步也遍布所有生产基地。2020年最初的三个月,国内疫情物资缺乏,他当即停止大部分产品外销,全力供应国内。所有海外营销员工下一线投入抗疫之战,打包发货。疫情初期,他利用个人的关系,在海外搜集了近200万元的防护服支援抗疫一线医护人员。
大概是常年行走世界,和形形色色人打交道的原因,刘方毅身上多少带点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描写上海人的特质—— “开通、好学、随和、机灵、传统文化也学得会,社会现实也周旋得开,却把心灵的门户向着世界文明洞开,敢将不久前还十分陌生的新知识吸纳进来,并自然而然地汇入人生”。
一双双毫不起眼的手套,折射出中国企业家实干创新的精神,彰显着民族企业实力,推动了中国品牌崛起为世界级龙头,也成就了上海企业家刘方毅的创业人生。